一個合格的翻譯工作者應具備哪些翻譯素質,早在佛經翻譯時期,先人就提出了“譯人八備”,也就是譯者應具備的八項素質。可見,我們的祖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注意到,翻譯并不是人人可為的雕蟲小技。一個合格的翻譯工作者需要具備多種素質。歸納起來可以分以下幾點:高度責任心,明銳洞察力;認真工作作風,嚴謹翻譯態度;堅實的語言基礎,相當文學修養;必要翻譯理論,熟練翻譯技巧;豐富的生活經驗,淵博的社會知識。
高度責任心,明銳洞察力:這點在選材階段尤為重要,因為翻譯工作者所接觸的多是西方書籍、報刊、內容復雜,其中必然摻雜著形形色色腐朽沒落觀點和低俗內容。我們杭州翻譯公司無法要求外國人怎么寫和如何寫,但必須要求自己在翻譯選材上把好關,抱著對讀者負責對社會負責的態度,靠明銳的洞察力進行認真甄別、挑選,取其精華。譯者應選擇那些內容上確有進步意義、科學上確有價、學術上確有地位的材料進行翻譯。
認真工作作風,嚴謹翻譯態度:這是一個職業道德問題。翻譯工作者是向譯文讀者傳達原作內容的中介人。因此,他必須既對原作負責,又對譯文讀者負責。翻譯內容浩如煙海,句型結構多如牛毛。翻譯工作者必須具有認真工作作風,嚴謹翻譯態度。否則如果譯文讀起來似是而非,給人一種霧里看花的感覺,無疑會損害原作的藝術價值,敗壞作者聲譽。
翻譯工作者要時刻牢記,自己職業是為中華文化交流搭橋鋪路,是給廣大讀者提供有益身心健康的精神食糧,因為它是崇高、偉大的。翻譯工作者既不能在利益驅動或權勢的壓力下喪失自己人格尊嚴,違心翻譯那些不可翻譯,不應翻譯或自己不愿翻譯的東西,也不應按照權利話語的授意故意刪改或扭曲原文。
從另一個角度說,翻譯是藝術,而藝術是沒有止境的。世界上只有不朽的作品,沒有不朽的譯文。無論多么高明的翻譯家,其作品也不可能完美無瑕;任何一部外國原著都不可能有固定的譯本。所以,翻譯工作者還應有謙虛的態度,盡可能多聽取意見,虛心求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