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對等是漢語的許多詞匯所要傳達的信息都具有潛在性和隱蔽性,有的有深層含義,有的有言為之義,有的有語用意義或比喻意義。因此,漢譯英時如不弄清漢語詞匯所要傳達的真實信息而機械對等翻譯,往往會造成“虛假對等”在翻譯實踐中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不少初學翻譯的人可能以為,只有字對字、句對句地照著原文翻譯,譯文的保險系數(shù)才大。殊不知,恰恰與他們的愿望相反,在許多情況下,“絕對對等”的譯文會成為“虛假對等”而走向方面,會徹底背叛或部分背叛原文的意思。
有時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譯文外形與原文外形越亦步亦趨,它所表達的信息離原文的實際意思卻越遠。當然,這樣說并不是一概排斥“外形對等”,而是提醒讀者不能以“外形對等”破壞“信息對等”。外形對等與不對等,全部對等和部分對等不是問題的要害,最核心的問題是真實的再現(xiàn)原文的全部信息。杭州翻譯公司認為翻譯應是“一種語言所說的內容在另一種語言中也能相對精確表達出來”。這里所指的是信息對等翻譯。翻譯的中心任務是從語義到文體都要再現(xiàn)原語的信息,而且要力爭最貼切的再現(xiàn)。否則,翻譯就失去了其自身的意義。
漢譯英時,不少情況下,必須避免機械對譯,力戒只譯外形而不譯其真實含義。特別是漢語中的一些獨特“文化詞匯”或者濃彩喻飾,譯成英語時更應“譯義而不譯形”,也就是說應該譯為實指的、明晰的英語對語。如果從這個角度譯不通順,可以換另外的角度。也就是說思路要開闊,方法要靈活,避免“撞到南墻不回頭”。例如,詞類可以變換,語態(tài)可以變換,肯定與否定可以變換,詞序及敘事方式也可以變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