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語境定詞義
自誕生之日起,人作為社會的個體無時無刻不受到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一個人的健康成長和正常發(fā)展都離不開社會這一環(huán)境.同個體的人一樣,詞和短語也離不開上下文語境.同個體的人一樣,詞和短語也離不開上下文語境.英國翻譯理論家紐馬克(Peter Newmark,1990:100)曾說,沒有詞是完全孤立的(No word is an island entire to itself.),詞的意義必然受到前后相鄰語句的影響.我國學者王佐良(1989)也指出,上下文不只是語言的問題,說話是一種社會行為,上下文實際上提供了一個社會場合或情境,正是它決定了詞義,他還認為,一個詞不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上的意義,還有內含的,情感的,牽涉許多聯(lián)想的意義;一個詞的意義優(yōu)勢不是單純地從本身就能清楚的,而是要通過整篇整段,即通過這個詞在不同情境下的多次再現(xiàn)才能確定.
文體與翻譯中強調,在詞義理據.實際上,一個詞在上下文中的實際詞義往往在詞典中找不到字面的對應詞.原文難度越大,越需要我們學會既遵守詞義理據,又能融會貫通,慣于由此及彼,由外及里,觸類旁通,靈活變通地思考,以把握一個詞的種種含義,做到求義于詞典而又不拘泥于詞典.所以一個高超的翻譯者要善于聯(lián)系語境,瞻前顧后,靈活把握,以求更高的翻譯質量.
這里所涉及的語境,也并不單純地指詞或短語前后的詞句或其所在句子提供的信息.語境在這里可做更寬泛的理解.如果詞或短語所在句子提供的信息不足,那么語境范圍可擴展至段,篇,章節(jié),甚至整本書;此外,常識人人都有,常識也可作為一個”先天”的語境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翻譯;還有背景知識,原文的邏輯結構等都可看作一個大的語境,可提供豐富信息;若原文有圖片,表格,曲線圖等,也可看作語境,為譯文服務;原文所參考的資料,引文,作者的相關信息等也可作為備用語境.總之,在翻譯中,語境是一個大的信息庫,它的所指不單單是詞或短語前后的句子.譯者要善于調動這些信息,在大語境的框架下找到自己所需,更好的的完成翻譯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