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譯順譯
筆譯與杭州同傳翻譯中的順譯
無論是筆譯還是口譯的課堂上,也無論學生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常常強調兩點:一是口譯和筆譯也有相通之處,筆譯可以從口譯技巧----尤其是從同聲傳譯技巧的斷句順譯法中吸取經驗;二是當代專業翻譯特征是追求省時高效。
清末嚴復翻譯“天演論”時“一名之立,旬月躊躇”的翻譯態度可謂嚴謹,但是今天除極個別情況已不適用了。信息時代人們生活、交流快節奏要求翻譯不僅要好而且要快,否則就不是專業翻譯。實際上,很多外語教師的中文功底都很不錯,也能做很不錯的翻譯,但他們很少以翻譯為特長感到自豪,寧可做外語輔導老師也不愿意承擔翻譯工作,這也是因為翻譯沒有一定效率不行。
說得實際或者功利一點,從經濟回報上來看,國家出版部門一般規定翻譯稿酬僅僅是寫作的一半,翻譯一個小時對很多外語教師來說確實遠遠不如教一節外語課的收入,沒有效率而硬著頭皮做翻譯也總難免有點“不合算”的感覺。那么借鑒同聲傳譯技巧做高效的筆譯就更重要了。
我們決不能簡單地認為翻譯快了以后翻譯質量就必然下降。實際情況常常恰好相反。把同聲傳譯斷句技巧用于筆譯,往往可以把譯文做得更好。
|